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康莱股份回复IPO第三轮问询:存在自有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的可能!

康莱股份回复IPO第三轮问询:存在自有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的可能

时间:2025-07-07 10:47:15 来源:谈虎色变网 作者:休闲 阅读:812次

每经记者 王琳 每经编辑 董兴生 

11月29日,康莱康莱股份(NQ830877)披露了北交所对公司上市申请文件第三轮审核问询函的股份回复。

针对2022年上半年自主品牌境外线上销售金额继续录得同比双位数下滑,回复康莱股份在回复中表示,轮问如果未来境外物流资源持续紧张、询存各品牌的品牌产品布局不及预期,公司将面临自有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的拓展可能,但公司也已采取“打造爆款”等应对措施。不及

此外,预期尽管遭遇与2021年第一大客户Innovative暂停合作,康莱但康莱股份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仍能与去年同期持平。股份康莱股份对此解释称,回复主要系第四季度预计将在亚马逊取得不错的轮问销售额,以及在2021年11月建立联系的询存Atomi Inc预计在2022年第四季度成为公司第二大客户所致。

“公司有自有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的品牌可能”

康莱股份主要从事家用体育用品的研发、制造和销售,采用“ODM(贴牌代工商)+OBM(原始品牌制造商)”的经营模式,“境内+境外、线上+线下”的销售渠道。

按经营模式来分,2019年至2021年,康莱股份ODM模式的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75.74%、78.38%和87.72%,OBM模式下的自主品牌销售金额占比分别为24.26%、21.62%和12.28%,因此主要是以ODM模式为主。

图片来源:公告截图

值得一提的是,2022年上半年,康莱股份的自主品牌境外线上销售金额和毛利率分别同比下滑了23.79%和39.72%。北交所问及上述销售金额和毛利率持续下滑的原因及合理性,以及是否面临自有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。

康莱股份解释称,由于2020年以来的国际船运仓位紧张以及海运费上涨,公司适当调整了线上销售规模;同时,因对各品牌产品布局的优化,对一些产品进行了清理,售价下降引起了销售收入下降。

与此同时,康莱股份还表示,如果未来境外物流资源持续紧张、各品牌的产品布局不及预期,公司将面临自有品牌拓展不及预期的可能。但公司已从“打造爆款”“扩大电商平台布局”“丰富品类”“积极开拓国内市场”等方面采取了措施。

去年11月建立联系,今年第四季度就有望成第二大客户

除了关注到2022年上半年自有品牌的境外线上销售情况,北交所还对康莱股份2022年业绩相关情况的合理性提出了疑问。

根据康莱股份的回复,其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营业收入为1.32亿元,同比增长4.45%;公司的毛利率同比下滑6.67%,为28.11%。但在这样的情况下,康莱股份的利润总额录得1849.62万元,同比增长17.99%,增幅远高于营业收入的增幅。

图片来源:公告截图

事实上,这主要受益于康莱股份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汇兑收益、政府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大幅增加所致。

与此同时,根据此前的第二轮问询回复,2022年第四季度,康莱股份在与主要客户Innovative暂停合作的情况下,预计仍将取得与去年同期持平的营业收入,北交所对此也提出了合理性质疑。

而根据康莱股份的回复,一方面,其预计第四季度在亚马逊的销售额为1383.67万元,而康莱股份2022年上半年在亚马逊的销售额为875.69万元。也就是说,康莱股份2022年3个季度(第一、第二、第四季度)在亚马逊的销售额预计将接近2021年全年销售额的2415.31万元。

另一方面,康莱股份在2021年11月建立联系的Atomi Inc,在2022年第四季度预计将成为康莱股份的第二大客户,康莱股份对其的销售金额预计为1259.15万元。

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文多 摄(资料图)

(责任编辑:热点)

相关内容
  • 碧桂园莫斌:房地产市场变化超出预期,预计明年6月能够恢复
  • 3.8吨!外媒:伊朗浓缩铀储备高于原子能机构规定上限17倍
  • 多仓发货、新招人、加班送…今年618快递杀疯了,能有多快?
  • 上海:6月1日起,购物中心等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75%
  • 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1日下跌
  • 公司估值1000亿美元,却难以找到创始人的一张照片
  • 国资委党委召开中央企业人才工作会议
  • 承建项目氮氧化物超标,中国电建子公司川电设计被罚122余万元
推荐内容
  • 美媒:荷兰抵制美要求限制光刻机对华出口,“我们要捍卫自己的利益”
  • 全面复工首日,在沪险企按下金融保险服务“重启键”
  • 毕业季还在找工作?看看券商抢人有多狠!还没等到2022届毕业,已经开始抢2023年师弟师妹了
  • 美联储缩表正式开启,中国市场会受哪些影响
  • 时尚界最有权势的设计师宣布关闭个人品牌
  • 专访于保荣:火热三年后,惠民保有断流的风险